采收期的早晚對蘋果產(chǎn)量、品質(zhì)和果實貯藏性有很大的影響。采收過早,果實尚未成熟,果個小,產(chǎn)量低,果實色澤、風味等均不能表現(xiàn)出應有的品質(zhì),并由于角質(zhì)層發(fā)育不好,貯藏性差。采收過晚則果實成熟過度,硬度降低,果肉松軟發(fā)綿,不耐貯運,并減少樹體貯藏養(yǎng)分的積累,加重大小年。紅富士蘋果個大、色艷、質(zhì)佳、耐貯藏等特性,只有在適期采收、分期采收的情況下,才能充分表現(xiàn)出來。確定采收期,要考慮品種特點、氣候條件等,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確定。
1、果實的顏色變化:主要根據(jù)果皮底色(由深綠色逐漸變成黃色或淺綠色)的改變。紅富士蘋果果面由綠色變?yōu)樯罴t色,即可采摘。
2、果實硬度:快成熟的果實,果肉變軟,硬度下降。紅富士蘋果采收時硬度(千克/公分)指標是:短期貯藏用者為5.09~6.81,長期貯藏用者為6.36~7.26。
3、果實生長日期:每個品種的果實,從盛花期至成熟的發(fā)育天數(shù),在同-地區(qū),相同栽培條件下,基本-致。在富士系蘋果中,早熟富士發(fā)育期為150~155天,普通富士則在175~180天。專家認為:套袋蘋果以在袋內(nèi)長長期達105~110天左右為宜。
4、可溶性固形物:果實近成熟時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。當紅富士蘋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到14.0%以上時,便可采收。
5、果實呼吸強度:果實近成熟時,呼吸強度增加,達一定高度(呼吸躍變期)后,又開始下降。用測定乙烯發(fā)生量的方法,便可推算呼吸躍變期出現(xiàn)的時間。一般認為,在躍變期前3~4天為適采期。
6、淀粉含量:隨著果實的逐漸成熟,果內(nèi)淀粉水解為糖,而含量下降。淀粉先從子房周圍的組織中開始消逝,逐漸向外擴展。用碘測試,其與碘呈藍色反應,再同標準圖譜顏色對照,便可確定其反應級別。紅富士蘋果的長期貯藏用果,達1~2級時就應采收。
7、種子顏色:蘋果成熟,種子表面呈深褐色,可以以此作為采收適期的標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