苕子系巢菜屬多種苕子的總稱,為一年生或越年生豆科作物,是我國較為廣泛栽培的冬季綠肥作物之一,其栽培面積僅次于紫云英和草木樨。
我國栽培最多的品種有:藍花苕子種,如四川油苕、花苕,湖北嘉魚苕子,江西九江苕子等,在四川、貴州、湖北、浙江及華南等地栽培較廣泛;紫花苕子適應性廣,除不耐濕外,其他抗逆性都強。屬這一種的主要有光葉紫花苕(簡稱光葉苕子)和毛葉紫花苕,均以其植株是否光滑、有無茸毛來命名的。
光葉苕子耐寒性比毛葉苕子差,在-15℃時即出現(xiàn)凍害。但早發(fā)性優(yōu)于毛葉苕子,適合于我國南部和中部地區(qū)種植,不宜在北方利用。
苕子耐酸、耐鹽堿、耐旱、耐瘠性稍強于紫云英,而耐濕性比紫云英弱,尤其在現(xiàn)營到開花結實期,必須有干燥天氣,才能正常結實。苕子的生育期比紫云英長,冬性強,成熟晚,春播往往不能結子。下面以光葉紫花苕子為例介紹其栽培技術:
光葉紫花苕子,主根大,人士深達l-2厘米,側根極為發(fā)達。株高2-2.5厘米,莖方形中空,分枝多。葉為偶數(shù)羽狀復葉,小葉7-12對,頂端有卷須。花側生在梗上,為總狀花序,每花序有10-30朵小花,紫紅色。莢果較短不彎曲,每莢有種子2-6粒,圓形,暗黑色,千粒重10-30克。種子無休眠期,收種后遇雨極易發(fā)芽。
光葉紫花苕子發(fā)芽最適宜溫度為20℃左右,耐寒性較毛葉紫花苕子稍差。它屬于冬性類型,需要經(jīng)過0-8℃的低溫20天以上,才能度過春化階段。目前選育出的光葉紫花苕子,春性強,對低溫的要求不嚴格,更具有早發(fā)、早熟、高產(chǎn)的特性。
光葉紫花苕子除耐濕性比紫云英差外,耐寒、耐瘠、耐鹽、耐酸和耐旱的能力均比紫云英、黃花苜蓿強。在ph值5-8、含鹽量為0.15%的土壤上均能正常生長。光葉紫花苕子不耐濕,尤其在現(xiàn)蕾以后,在開花結莢期間,要有干旱天氣,才能良好結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