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草龜俗稱烏龜,是我國龜類中分布最廣,數量最多的一種,《本草綱目》等奉其為食補和藥補的上上品,下面我們介紹中華草龜的體態(tài)特征、生活習性和繁殖方法。
一、中華草龜的體態(tài)特征
中華草龜體為長橢圓形,背甲稍隆起,有3條縱棱,脊棱明顯。頭頂黑橄欖色,前部皮膚光滑,后部其細鱗,頸部、四肢及裸露皮膚部分為灰黑色或黑橄欖色。
雄性體型較小,尾長,有臭味,性成熟時背甲以及腹甲墨黑色,皮膚橄欖綠紋消退,變黑色。
雌性背甲由淺褐色到深褐色,腹甲棕黑色,尾較短,體無異味。
中華中華草龜對環(huán)境的適應性強,水質條件要求比較低,對不良水質有較大的耐受性,高密度養(yǎng)殖時,無互相殘殺現象,患病率低。
二、中華草龜的生活習性
1、用肺呼吸,體表又有角質發(fā)達的甲片,能減少水分蒸發(fā)。性成熟的中華草龜將卵產在陸上,不需要經過完全水生的階段。
2、雜食性,在自然界中,動物性飼料主要為入蠕蟲、小魚、蝦、螺螄、蚌、蜆蛤、蚯蚓以及動物尸體及內臟、熱豬血、等;植物性飼料主要為植物莖葉、瓜果皮、麥麩等。
3、集群穴居,有時因群居過多,背甲磨光滑、四肢磨破皮了仍不分散。
4、脫殼是自然界中極為罕見的現象,可能也是生物的一種異?,F象。
三、中華草龜的繁殖方法
1、交配產卵
雌龜體重達700克以上,即可用于交配繁殖,雌雄配比2:1,如雌龜體重超過700克,需配較大雄龜才能交配繁殖成功。
交配的適宜溫度20-30度,交配時間多在晴天傍晚5-6時,雨天在下午2-4時,交配過程一般只需3-5分鐘。
一只雌親龜年產卵3-4次,每次一穴5,每穴3-8/枚。雌龜產卵前選擇土質疏松的斜坡和隱蔽的數根旁或雜草處扒土成穴,產卵時間多在夜間或黎明。
烏龜卵的孵化有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兩種。
2、自然孵化
在親龜池向陽的墻腳下挖20-40厘米寬,20厘米深(長度不限)的砂坑;將龜卵按1厘米的距離,排在砂土里;保持一定的濕度,由太陽照曬增溫,50-60天時間即出稚龜。
在親龜池周圍堆若干個小砂堆,讓成熟的種龜夜間爬上岸,在砂堆處挖穴產卵,任其自然孵化,大約50-70天即出幼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