韭菜害蟲韭蛆的無公害防治辦法

2015-02-01

這幾年,冬季尤其是春節(jié)前后,大棚和拱棚韭菜價格一直不低,但是“韭菜好吃,韭蛆難治”是大多數(shù)菜農頗感頭痛的事。韭蛆每年發(fā)生4代,分別發(fā)生于5月上旬、6月中旬、8月上旬及9月下旬。棚內種植韭菜,從12月至翌年2月是韭蛆的主要為害期。因此,現(xiàn)在正是棚內防治韭蛆的關鍵時期。

韭蛆,學名韭菜遲眼蕈蚊,是韭菜生產中的一種主要地下害蟲。成蟲產卵于韭菜周圍的土縫或土塊下,幼蟲孵化后,聚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鱗莖和柔嫩的莖部周圍,為害后引起幼莖腐爛,使韭菜葉變得枯黃,至腐爛而死,嚴重者造成韭菜整株死亡,對韭菜的產量和品質影響很大。

韭蛆抗藥能力很強,一些殘留期長的高毒農藥,如甲胺磷、3911、甲基1605、甲拌磷等,雖然防治效果好,但對消費者身體健康危害大,國家已嚴禁使用。一些相對低毒的菊酯類農藥和毒死蜱、辛硫磷等農藥對韭蛆的防治效果又不太理想,主要原因就是隨著連年種植,韭蛆抗藥能力大大增強。在許多地方,因韭蛆得不到有效的控制,菜農甚至不得不放棄韭菜的種植。

這幾年,我們通過田間多次試驗,摸索和總結出-套防治韭蛆的辦法,取得較明顯的防治效果,并且可以完全達到無公害種植的要求。

一是物理防治。韭蛆幼蟲發(fā)生時,連續(xù)灌水3次,灌水以淹沒壟背為準,使部分韭蛆窒息死亡。另外,韭菜剛剛收割后,會散發(fā)出一種濃郁的韭菜味,容易引來成蟲產卵。因此,韭菜收割后,立即在韭菜畦面上覆蓋塑料薄膜3一5天,待韭菜傷口愈合,氣味消失后,再揭掉薄膜。

二是生物防治。用鐵鋤在韭菜地里犁出-道深5一10公分的溝,溝里撒上草木灰,用土把溝和草木灰蓋住,再給韭菜澆-遍水。在韭菜地里撒上草木灰,不但地里不長韭蛆,還會給韭菜增加營養(yǎng)。有條件的菜農還可以使用沼液防治,韭蛆幼蟲發(fā)生時,每茬韭菜割完后用沼液灌根,既可以殺死韭蛆又增施有機肥。

與《韭菜害蟲韭蛆的無公害防治辦法》相關的文章:

熱門文章